由公司刘耘华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清前中期江南文人应对天主教文化研究》已完成全部的研究工作,日前通过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验收,等第为“良好”。
刘耘华的最终成果为26万字的同名书稿。该成果在论题与材料的选择方面,多有新异之见,具体而言:一、开辟了一些新的论域,其中,既有对以往所忽略的人物的研究,如孙致弥、许缵曾、陈名夏、彭师度等等,也有对以往所忽略的领域的研究,如西来烟草与清代思想与文学的关系、江南文人笔下的“西方器物形象”等等。二、提供了一些研究明清中西文化交往关系的新视角,其中又主要有两点:首先,该项目是从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的视角来重新发掘和梳理与天主教文化具有较深交往的江南文人(儒士)材料,探讨其对于天主教文化的回应与处置及其深层肌理;其次,该项目是从文人群体生态关系入手来发掘和清理江南文人对天主教文化的回应与处置,这种切入路径和考释结合的方法在本领域有其独特学术价值。三、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如对黄一农先生“两头蛇”论和清初“敬天”思想的再认识,对许三礼、谢文洊、黄宗羲等与天主教文化之关系的深度辨析,对东吴考据派与天主教文化之复杂关联的再诠释,等等,都基于史料提出了见解。